(一)以品牌的目標市場為依據
品牌個性的賦予必須以品牌的目標市場為依據,通過對品牌目標市場的分析研究,把握目標市場消費者的個性和他們的理想自我,要把握是滿足他們展現真實自我的需要,還是滿足其追求理想自我的需要,還是僅僅是滿足消費者的表達性需要(關心、愛護),等等。
在這個基礎上確定品牌的個性特征,如力士品牌用于滿足年輕的單身女性追求夢想和自我表達的需要,目標購買者是未婚女士。而舒膚佳適用于滿足家庭需要,是媽媽用于表達愛心的,目標購買者是(心理)年輕的媽媽們,品牌的個性是關愛、溫馨。
目標消費者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同一個消費者對同一類事物有不同的主次需求,不同的消費者的主要需求也不盡相同,品牌個性差異化建立的關鍵是找到富有競爭性的并且能夠擁有較大規模的細分市場的個性特征。此時,這種“個性”和品牌在某一市場中的定位密切相關,它所表達的是基于某種利益的個性訴求。
(二)傳播符號層面賦予品牌以人性化象征
品牌符號,是品牌標識設計重要的記憶點和品牌聯想的激發點,是品牌情感的象征物,也是表達品牌個性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我們存在的世界,就是一個符號化的世界。透過符號,我們賴以認識和理解世界,我們能夠表達自我和交流思想,符號可以成為象征、暗示,可以引發本能的情緒感受,也可以經由不斷的認識和強化而獲得某種存在的象征。“符號”不僅僅限于各種視覺的信號,它也包含了聲音、味覺、嗅覺和觸覺等“五感”體驗,而且,這五種感覺甚至可以互通,即如同“通感”修辭法的描述一樣,可以相互激發——對于品牌來說也是如此。
通過“符號化”品牌,符號本身就將品牌主體(企業組織的意圖)和客體(顧客的感受)聯系起來,品牌就被自然地賦予了人性化象征,品牌個性也就隱含在這種符號構成體系中了。
不同屬性的符號,對構建品牌個性發揮的作用大小不一,由于傳播的便利性和影響力,視覺和聽覺符號對品牌個性的貢獻更加明顯。比如麥當勞叔叔就是麥當勞品牌的一個人格化的形象,他是怎么樣的呢?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有趣的,甚至是滑稽的人物,像馬戲團里的小丑,是快樂、開心的象征。這就是麥當勞品牌的形象。當然,人格化的象征,不一定非得有一個品牌人物,也可以通過一貫的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來表達,如力士的國際影星形象,象征美麗、優雅和貴族氣質等。英特爾的標志性的音樂標版,《新聞聯播》片頭的音樂,都已經成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帶有鮮明品牌特色的聽覺符號。
(三)把品牌個性融入每一個品牌接觸點的信息中品牌不會自己說出個性,而是把這種個性“潛伏”在各種具體的品牌接觸中。品牌接觸點是指顧客和品牌發生關系的聯結點,包括媒介接觸、消費地點、使用時機、售后服務等方面。“接觸”即意味著品牌帶給顧客某種功能的、情感的或自我表現型的品牌體驗。在“接觸”的過程中,顧客感受到的既有現場的知覺體驗,也有對這一品牌的相關的聯想體驗。
其中一部分接觸的體驗與產品或服務的特性相關,包括對產品類別特性、產品屬性、產品包裝、產品價格、促銷以及產品分銷的感受。另一部分對品牌個性的認知可能來源于“非產品相關特性”的接觸和體驗,也可能來源于某一次的品牌活動、公司形象、使用者形象、公司的標識、原產地或者公司領袖的言行或者品牌代言人的影響等。這些接觸點和感受點,都無形中伴隨著一種對品牌個性的認知—一以下的案例分別就接觸點認知加以說明。
產品相關特性中蘊藏的對品牌個性的認知。
產品類別—一超市的品牌個性是腳踏實地的,而百貨公司的品牌個性是精致的。
產品屬性——本田汽車使用混合動力,所以品牌個性是環保自然的。
包裝——水井坊酒的酒瓶體現出優雅的品牌個性。
促銷—一經常打折的品牌,其品牌個性是平民化的。
價格—一萬寶龍鋼筆的價格每支在1000元以上,所以形成了精致的品牌個性產品分銷—一三星彩電當年撤出沃爾瑪,目的就是希望打造精致的品牌個性。
非產品相關特性中的品牌個性認知。
使用者形象—一大寶洗面奶的使用者是普通大眾,所以品牌個性是平民化的。
贊助一奧運會合作伙伴被認為是有實力的。
標識—一可口可樂動感的標識使品牌其有了有活力的個性。
公司歷史—一同仁堂老字號形象帶來的是誠實、腳踏實地的品牌個性。
人和時代設計
品牌設計、VI設計、標識設計公司